11月,儲能政策頻繁出臺,從國家到地方與儲能相關的政策有40余項發布或征求意見,涉及市場交易規則、電價機制、直接資金補貼及建設規劃等方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對本月儲能政策進行了梳理解讀,希望與業界同仁共同交流探討。
結合《關于組織開展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及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共同制定了最新版《售電公司管理辦法》,明確工商業用戶將全部進入電力市場的改革思路,電網企業代理購電是過渡時期的方式,同時體現電網對不適宜進入市場的電力用戶的一種兜底保障,而非借代購電與市場爭利。
輔助服務政策持續發布,省間交易有助儲能發展
本月,國家發改委會同能源局,同意國家電網公司開展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華中能監局和華東能監局分別發布儲能參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交易規則,并允許儲能電站參與省間調節,為儲能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
寧夏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開展新型儲能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指出,在吳忠市、中衛市及寧東基地建設一批新型儲能試點項目,原則上每個地區儲能試點項目數量不超過3個,每個地區項目總規模不超過300MW/600MWh,要求試點項目于明年9月30日之前建成并網。項目評選按照先到先得原則,由各地區于明年11月底擬定試點項目名單上報自治區發改委。入選的儲能試點項目可享有2022、2023年度0.8元/kwh的調峰服務補償,每年調用完全充放電次數不低于300次,并在輔助服務市場中不考慮價格排序,優先調用。
按照上述補貼方式測算,每個地區每年最多可以獲得約1.4億元補償(800元/MWh×300次×600MWh=1.4億元),補償力度在調峰市場中最高,但是經測算,若儲能電站僅參與調峰市場,仍難以具備經濟性,而寧夏的調頻市場規模較小,調頻需求不大,儲能若想獲得較好的收益,還需要參與更多的市場交易品種。
蘇州市吳江區發布的《分布式光伏規?;_發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對實際投運的儲能項目,按照實際放電量給予運營主體補貼0.9元/kwh,補貼2年放電量。若按照10MW/40MWh儲能系統,每天兩充兩放進行測算,理想狀態下每年可獲得運營補貼近2000萬元持續兩年,項目收益較為可觀,較好地激勵補貼將直接推動吳江區分布式光伏與儲能的發展,也將吸引更多相關企業投資落地。
浙江省發布《關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文件明確提出,2021-2023年全省建成并網1GW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十四五期間力爭實現2GW左右新型儲能示范項目發展目標。過渡期間,給予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的調峰項目3年容量退坡補貼(200元、180元、170元/千瓦·年);聯合火電機組調頻的示范項目,Kpd值>0.9的按儲能容量每月給予20萬千瓦時/兆瓦調頻獎勵一定用煤量指標。此外,非市場情況下,調峰項目的充放電損耗電量暫納入全省電網線損統計范疇。在目前浙江政策的支持下,獨立儲能電站僅參與調峰市場難以具備經濟性,浙江的調頻市場規模較大,還需要綜合考慮調頻市場的收益。
綜上,我國各類電力市場建設在持續推動中,有助于儲能獲取多重收益,但機遇與風險并存,儲能是否能夠真正通過市場交易獲益,還需要建立合理的市場規則,在市場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各類市場建設之間做好協同,避免由于政策的波動帶來市場的不穩定。同時儲能從業者也應積極主動參與規則設計,了解市場運行方式,優化電站運行策略,提升抗風險能力,對市場變化形成合理預判。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以下簡稱儲能聯盟)是北京市一級社團法人,中國社會組織評估5A級社團,是中國第一個專注在儲能領域的非營利性國際行業組織。儲能聯盟致力于通過影響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儲能應用的推廣促進儲能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聯盟在協同政府主管部門研究制定中國儲能產業發展戰略、倡導產業發展模式、確定中遠期產業發展重點方向、整合產業力量推動建立產業機制等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相關政策有任何疑問,可咨詢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工作人員,聯盟將盡力做好解答和意見反饋工作,并與能源領域相關專業機構合作共同開展儲能政策研究工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政策制定做好支撐工作,為會員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和咨詢服務。